提升兵种实力需要从科技升级、军官培养、资源调配和战术搭配四个核心维度入手。科技升级是基础,优先提升主力兵种的等级和品质,不同品质兵种存在属性差异,但低品质高等级兵种可能超越低等级高品质兵种。军官技能对兵种属性有直接影响,通过战斗积累经验或特训提升军官等级,针对性强化特定兵种的攻击、防御或移动能力。资源调配需确保兵工厂和军事基地的稳定运作,同时通过占领高等级城市或资源点扩充部队编制上限。
部队编制人数的提升依赖战场等级和城市占领。完成主线任务和歼灭敌方部队可快速获取战场经验,解锁更高编制容量。占领25级以上城市可增加部队上限,每座城市提供2个编制名额。统帅的领导力进修也能通过消耗资源提升部队规模上限。军事基地与兵工厂的等级决定了可生产的兵种类型,优先升级这两类建筑以解锁高级单位,同时利用任务奖励的军备快速组建初期部队。
步兵适合占领与防御,但防御力较低需配合坦克单位;坦克部队依赖军官的装甲加成技能,重型坦克在攻城战中表现突出;炮兵和火箭炮提供远程火力支援,但需前排单位保护。空军单位如侦察机和运输机对视野控制和快速部署至关重要,但需注意人力与资源分配。不同兵种之间存在克制关系,需根据敌方阵容调整己方部队构成。
后期发展需平衡资源投入与实战效果。精英步兵、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是陆军核心单位,但需搭配辅助技能如精准打击或突击指令。军团城市可生产高级军备,通过商业区交易补充稀缺资源。科技研发不可中断,即使资源短缺也应保持基础进度。兵种养成应避免盲目追求高品质,需根据实际战场等级和资源储备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升级路径。
战术层面需注重兵种协同与战场适应性。防御战优先部署坦克与炮兵,利用森林地形增强火炮输出;攻城战需混合步兵、攻城车与歼击车;遭遇战依赖机动单位快速反应。侦察车和摩托化步兵在视野控制上不可替代,合理运用可避免被敌方伏击。攻城炮仅对建筑有效,错误用于对抗部队会导致严重战损。
加入活跃军团可获取高级科技和军官资源,通过军团战积累实战经验。兵种升级碎片可通过日常任务或特定活动逐步收集,无需急于消耗钻石。保持资源建筑与军事设施的均衡发展,避免因过度扩张导致防御漏洞。最终目标是建立适应多场景的复合型部队体系,而非单一兵种的无脑堆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