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支2017年的pk阵容放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很有特色,核心思路是围绕几个关键武将展开的。前排以高爆发和控制为主,后排则注重持续输出和辅助效果,整体搭配比较均衡。那时候大家普遍喜欢用蜀国武将打先手,因为他们的技能连携性很强,能在开局就打出不错的压制效果。不过这套阵容的缺点也很明显,遇到特定阵容时会比较吃力,比如面对高闪避或者反伤队伍时需要调整站位和出手顺序。
从武将选择来看,主力输出位通常会给到那些自带暴击或者连击效果的武将,他们的伤害在前期就能快速压低对手血线。辅助位则优先考虑能提供治疗或者增益效果的武将,毕竟续航能力在持久战中特别重要。那时候很多朋友喜欢把控制型武将放在中间位置,这样能覆盖到更多敌人。需这套阵容对装备和培养度有一定要求,如果关键武将的星级或者技能等级不够,实战效果会打折扣。
在实战中,这套阵容的发挥很依赖出手顺序和技能释放时机。比如开局如果能优先触发某个关键控制技能,就能为后续输出创造更好的环境。有些朋友喜欢手动操作,这样可以更灵活地应对不同对手。如果追求效率的话,自动战斗也能应付大部分情况,只是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时可能会吃点亏。这套阵容在当年算是中上水平,既不会太无脑也不会太难操作,适合喜欢研究策略的朋友。
任何阵容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。比如遇到特定对手时可以替换一两个武将,或者改变站位来应对。当年的环境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复杂,但已经能看到一些阵容克制的雏形。如果现在回头看这套阵容,可能会觉得有些地方可以优化,但在当时确实是不错的选择。喜欢怀旧的朋友不妨试试看,或许能找回一些当年的乐趣。